一些游客用“眼睛在天堂”来形容西北壮美的自然风光。而下半句有时却不那么美好,在雪山、草甸、湿地、溪流中间,大批游客拥挤在一起,耳中听到的是“不要插队”的呼喊,鼻子闻到的是百米外传来的厕所臭气。
8月7日,在旅行进行到第5天时,来自北京的大一学生诺诺已经在盼望回家了。她向央视网《锋面》记者反映,自己和家人共同被社交平台上展示的甘南小环线风光吸引,她便把高中毕业旅行的地点定在了这里。没想到,和她一样被文旅宣传吸引来的游客太多,从公路到停车场再到景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排队上,连自然风光也因此黯然失色了许多。
“旅游挤兑”
上午七点多,在扎尕那景区门口,游客们集中站在售票处前方广场的小路上等待“景交车”的到来,队伍秩序全靠游客自发维护。
最让诺诺难以接受的是,一辆从山上开下来的垃圾车直接紧贴着人群驶过。“景区秩序特别混乱,在一个4A级景区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排队1小时后,诺诺坐上了往返价格40元的 “景交车” ,车辆行进中不断冒着黑烟,与蓝天、白云、绿草的美丽风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大门和景点之间设置这么长的距离,按道理来说是为了环保,但大家都能闻到柴油味。”
景区运力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所到之处都是“大量游客排队滞留”,公共卫生间脏乱差,有时在数百米外就能闻到旱厕散发的臭味。诺诺意识到,这是赶上了旅游旺季,但她不理解的是,“当地想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吸引更多游客,但是体验这么差,对它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央视网《锋面》记者分别致电了扎尕那景区和其所在的迭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景区工作人员称, “景交车” 由该地村集体自行经营,而景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无法在 “景交车” 排队处安排人手。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相关问题已有游客投诉,景区只能尝试沟通解决,将进一步向上级反馈。
迭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回应,8月初,当地举办了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游客数量激增,准备了预案,“但没想到突然会多这么多游客”。为此,县里派出干部到景区参与秩序疏导。对于游客反映的公共卫生间脏乱差问题,该工作人员称,部分景点出现旱厕是因为“山上没水没电”,当地“每天都检查”景区和公路沿线卫生间,“我们会往上反映,后面看能不能改进,也表示歉意”。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甘南,社交平台上游客们对西北旅行的评价较为两极分化,有人给出五星好评,也有人锐评“一些景区只修好了收钱的大门”。
一位曾在今年6月初游览甘南环线的游客向央视网《锋面》记者介绍,因为她来的时间不是最旺季,景区客流量较为正常,未遇到堵车和排长队的情况。
不过,结合她在西北其他景区旅行的经历来看,部分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确实“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差异”。该游客也谈道:“我出去玩是为了开心,改变不了的东西只能不去计较,专注在眼前的风景让自己也好过一点。”
对淡旺季游客体感“冷热不均”的现象,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概括为“旅游挤兑”。一边是全国游客较为集中的公共假期,一边是远离大城市的旅游目的地缺少长期本地客源的现状,两个因素共同造就了高耸的旅游“波峰期”。“守着一座山、一片湖的传统景区,依靠网上一张美图、一段美文引得众人争相奔赴,但游客来了却堵住了,变成了‘掉链子现场’。”
“一生来一次就够了”还是“呼朋引伴来”?
面对超出承载力的客流量,8月5日,迭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了旅游高峰期游客超载及错峰出行的公告,其中提到,迭部游客量持续攀升,扎尕那、腊子口景区及县城周边车流人流已超最大承载力,出现交通拥堵、住宿紧张等问题。为保障游客安全、提升游览品质,建议大家在8月5日至15日旅游高峰期间错峰出行。
王笑宇曾在多个大型文旅集团、主题度假区和景区担任项目负责人。他认为,面对短期内超预期的客流量,事后发布通告和增设疏导人员都属于“节流”举措,而更重要的环节在于“开源”。“一个好评客人能带回多少增量客人,最怕的是宣传之后就被动等待,把大量客人吸引来却做差了口碑,为未来的市场挖坑,反而减少了客人。”目前,通过大数据手段预判未来客流量的技术已经成熟,景区应提前做好接待能力扩展的准备,通过预警提示对游客进行提前分流。
王笑宇坦言,有些旅游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受限于其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甘南旅游开发时间尚短,而地方财政要兼顾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双重需求,为较短的旅游旺季准备充足的公共资源配套确实比较困难。但要发展旅游业,补足短板必不可少,要对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质量有底线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接待设施智能导引、交通指示、卫生安全的提质升级。
根本的问题在于使旅游供给跟上游客需求的变化。“今天的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品质要求已经提升了,旅游目的地不能只满足于观光旅游。”王笑宇认为,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已经进入向主题休闲度假和品质观光旅游的转型阶段,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吸引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同样重要,多元化的客源进行综合性休闲度假消费才能使景区跳出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这中间,高品质的度假配套、系列体验活动、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是提升景区市场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从“一生来一次就够了”到“呼朋引伴来”,只有旅游目的地建立起正向循环,才是系统性根除“短期爆火”现象的破局之道。
(应受访者要求,诺诺为化名)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作者:阚纯裕
景盛网-配资公司排名-合规配资平台-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