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的首次远航,会以这样一种强势姿态闯入全球视野——不是悄悄试水,而是直接穿过台湾海峡,直奔南海。日本自卫队紧急升空跟踪,美军防长连夜打电话到北京,而中国军迷们却都在兴奋地倒数:可能只剩最后一个月!
央视新闻最新消息显示,日前,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首次以完整编队姿态通过台湾海峡,径直航向南海相关海域展开科研和训练任务。
这不是福建舰第一次出海,但却是首次以战斗编队形式亮相。
其实,最先发现福建舰动态的是日本。
日本防卫省称,海上自卫队在钓鱼岛西北约200公里处拍摄到福建舰航母编队——包括136“杭州舰”(现代级)和152“济南舰”(052C型)。编队向西南方向航行,目标明确:穿越台海,进入南海。
这是日本海自第一次清晰拍到完整的福建舰,日方如临大敌,迅速出动机舰全程跟踪警戒。
其实前几天海事局发布的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实施分时段交通管制的公告,就已经引发猜测是为福建舰服役做准备拉
仅仅一天之后,中国海军发言人公开证实:福建舰已顺利通过台湾海峡,前往南海开展相关任务,这是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
语气平静,内容简短,但老军迷们一眼就能看出门道,结合历史看,这则公告暗藏玄机——2019年山东舰赴南海试验后一个月,便正式入列服役。按照这个节奏,福建舰极有可能在十月中旬前后交付海军。
其实,前几天海事局发布的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实施分时段交通管制的公告,就已经引发外界猜测是为福建舰服役做准备了。
这样一来,中国军迷要“过大节”了,但是其他一些国家可就要坐不住了。
日本媒体的反应,却堪称“大型双标现场”。NHK在报道中特别强调,福建舰甲板“空无一物”,未见舰载机,继而暗示其电磁弹射技术“尚未经实战验证”。
这种质疑,表面上看似技术讨论,实则暴露出日本对中国海军发展的复杂心态:既不得不承认进步,又千方百计寻找理由贬低。
为什么日本这么“酸”?
历史上,日本曾自诩“亚洲首个拥有航母的国家”,对中国航母发展长期持批判态度。即便在辽宁舰、山东舰已成常态穿越岛链的今天,部分日媒仍难以接受中国即将进入“电磁弹射时代”的现实。
但他们似乎选择性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就在阅兵式上,中国公开展示了歼-35隐形舰载机、空警-600预警机、歼-15T弹射型战机等四型舰载机。如果没有成熟的弹射技术,何来这么多配套机型?
更何况,根据日方自身统计,山东舰曾在7天内完成380次舰载机起降,日均54.3架次,其中歼-15占240架次——这一数据已接近美国核动力航母的运作效率。
而福建舰一旦形成战斗力,其电磁弹射系统将进一步缩短起飞间隔、增加出动率,甚至可实现五代机规模化部署。
说到底,日本的“不相信”,更像是一种心理防御。战后日本一直渴望重建航母力量,“出云”级改装、F-35B起降测试等动作不断,但其进展远落后于中国航母的“下饺子”速度。
这种落差,让某些日媒只能通过质疑来找平衡。
而且,尽管此次福建舰仅由两艘驱逐舰护航,但这只是海试阶段的标配。
一旦正式服役,其编队规模将显著扩大——预计包括1-2艘055型万吨大驱、2-3艘052D/L型驱逐舰、1-2艘054A护卫舰,外加水下1-2艘攻击核潜艇。
这种阵容,即便在西太平洋地区,也足以压制任何单一对手。
更重要的是,福建舰不是孤立作战的平台。
它背后是中国完整的区域反介入/拒止体系:火箭军的反舰弹道导弹、陆基航空兵的远程支援、卫星与无人机的侦察网络……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一个立体的火力网,使得福建舰的威慑范围远超航母本身。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连夜打电话给中国防长董军,嘴上说着“不寻求冲突”,却又强硬宣称要“保护西太利益”,实则是在试探中方底线,尤其是台湾问题上的下一步动向。
美军显然清楚,在西太与中国正面交锋已无必胜把握,但他们仍希望中国能承诺“近期不对台动武”。
但很显然,中国不会给出任何承诺——福建舰穿越台海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回应。
多方分析指出,福建舰此次南下,最终目的地很可能是南部战区的三亚海军基地。那里是亚洲最大的军港之一,经改造后已具备双航母保障能力。
而南海舰队目前正面临最严峻的战略压力:既要应对台海方向,又要盯防南海争议海域和美日菲澳等外围势力。
如果福建舰与山东舰共同部署南海,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海军区域控制力的质变,也将彻底改变西太平洋的力量对比。
而004型核动力航母据说已在建造中——中国航母之路,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景盛网-配资公司排名-合规配资平台-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