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复发且无法进食是患者及家属面临的严峻挑战,此时中医治疗或许能带来新的希望。中医认为,胃癌复发后无法进食,多因脾胃功能严重失调、气血亏虚、痰湿内阻等因素导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乏源,正气亏虚,难以抵御病邪,且脾胃运化失常,导致饮食难下。
从中医治疗角度,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若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脾胃虚弱症状,可选用健脾益气、和胃消食的中药方剂。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的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以陈皮、半夏、砂仁等行气消食之品,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食欲。党参、白术能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茯苓健脾利湿,使湿浊得化;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健脾和胃之效。
若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舌苔厚腻等痰湿内阻之象,则需采用化痰祛湿、降逆止呕的方法。可选用二陈汤加减,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若呕吐明显,可加生姜、竹茹以增强降逆止呕之功。
展开剩余75%对于胃癌复发、正气大伤、气血两虚的患者,可运用益气养血、扶正固本之法。常用黄芪、当归、熟地、白芍等中药。黄芪大补元气,当归补血活血,熟地滋阴补血,白芍养血敛阴,诸药合用,可补充人体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也可酌情选用,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癌抑瘤的功效,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轻肿瘤对胃肠道的压迫和刺激,从而改善患者的进食状况。
在中药治疗的同时,患者的饮食调理也至关重要。应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坚硬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中医治疗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和谐的治疗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作为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深入研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在临证中,通过抓住癌症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扶正患者元气,调节气血、阴阳、脏腑功能,重建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五年复发转移高峰期,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胃癌真实案例分享:
武某,男,残胃癌,2016年12月5日初诊山西长治人
2016年3月,来自山西的武师傅因便血确诊胃癌,胃粘膜糜烂坏死组织中见少许腺癌组织。在北京301医院手术后,同年11月底复发。情况逐步恶化,连水都喝不下,后为求中医治疗2016年12月5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当时武师傅术后体重下降20斤,胃切掉以后,肠胃功能也差了,经常反酸、烧心,怕冷。用药后,各种不适症状逐渐得到改善。感受到疗效后,武师傅一直坚持治疗,每年都复查胃镜。其后续介绍家属过来就诊,2021年12月20日家属(胃贲门癌)问诊,期间问到武师傅近况,表示“我老父亲特别好,还能天天打扑克!”,2023年回访近况稳定。
中医治疗胃癌复发无法进食,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正气,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需注意,中医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发布于:河南省景盛网-配资公司排名-合规配资平台-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